極致性價比的餐飲永遠有市場。
今年上半年以來,國內餐飲行業劇烈調整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今年1至7月,全國餐飲收入實現同比增長7.1%,高于上半年GDP、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零等指標。
在大盤保持增長的情況下,餐飲行業的競爭卻進入史無前例的白熱化:一方面,餐飲的閉店率居高不下,越來越多想通過餐飲實現創業的新入者遭快速淘汰,部分老牌餐飲連鎖也開始出現大面積虧損;另一方面,米村拌飯、熊喵來了火鍋、蘭湘子湘菜等高性價比連鎖品牌快速擴張,市場份額持續增長,就連連續虧損3年,總虧損超9億元的達美樂披薩,也在今年首次扭虧為盈。
究其原因,是因為中國乃至全球正在經歷一輪經濟周期轉換。從今年二季度開始,很多服務業、零售業實際上已經邁入以平價、物超所值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周期。
這種變化并非壞事。縱觀商業歷史尤其是餐飲行業的歷史,很多偉大的企業,都是誕生、壯大于這一換擋期。日本30年的經濟通縮期,成就了薩莉亞這樣的極致性價比品牌,美國在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之后,出現了麥當勞等知名品牌,70年代美國經濟滯脹,麥當勞靠“超值套餐”快速增長。
回到今天的時點,傳統餐飲品牌發展遇困的現象其實在全球普遍存在,美國和中國都面臨消費者就餐花費減少的問題,麥當勞的應對之策是繼續推廣“超值套餐”以拉動消費增長,而薩莉亞則因為平價親民變得更受歡迎,門店大排長龍,2024財年的營收創歷史新高,凈利潤是去年同期的兩倍。
餐飲行業在分層、分化,經濟周期放大了不同餐企之間的背離。這反映了一個殘酷現實:不是餐飲行業不行了,而是粗放式經營、商品和價格不匹配的餐飲正在被淘汰,順應時代趨勢、極致性價比的餐飲永遠有市場。
麥當勞與薩莉亞,堪稱餐飲平價時代的兩個國際樣本,我們不妨將目光放在它們身上,以此探尋穿越經濟周期的秘方。
1
經濟周期是一塊試金石
麥當勞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,薩莉亞誕生于60年代的日本,它們都經歷過多輪經濟低迷期。
麥當勞最早的形式是汽車快餐餐廳——室外放幾把遮陽傘,幾套桌椅,一個廚房,餐廳就算開張了。當時美國剛經歷大蕭條,人們的消費能力大幅下降,很多餐廳倒閉,麥當勞主打廉價、便捷,順應了當時的趨勢,門店生意很好。
在那之后的幾十年里,麥當勞經歷了40年代的二戰、70年代石油危機后的經濟滯脹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,以及今天的美國通脹高企。但每一次,麥當勞都平穩過渡,沒有受到太大影響。
相反,麥當勞每一次都能把危機轉化成機遇。比如,二戰之后麥當勞抓住了特許經營的機遇;經濟滯脹時人們不愿意消費,麥當勞推出“超值套餐”,后來每次經濟低迷時,麥當勞的“超值套餐”都成為挽回消費者的有力武器;90年代麥當勞順應全球化,發展數字化和外送業務,應對經濟波動。
1990年10月8日,中國內地的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深圳開幕/圖源麥當勞官網
薩莉亞是日本人創辦的一個連鎖意大利餐廳,它的開局并不好——第一家店開業時,因為位置不好,根本沒有顧客上門。創始人正垣泰彥先是打五折,然后又降到三折,這才吸引了一波客流,門店生意爆火。
正是這個略顯波折的開局,讓正垣泰彥為薩莉亞找到了立店之本——極致性價比。90年代初,日本經濟泡沫破滅,進入低欲望社會,人們普遍消費降級,但薩莉亞卻生意很好。
日本過去“失落的30年”里,無論是在世紀之交的餐飲冰河期,還是過去幾年線下餐飲遭到重創的疫情期,薩莉亞都沒有停止擴張。憑借著平價西餐的定位,薩莉亞成功穿越了多個周期。
今天,全球經濟進入一輪新周期,麥當勞和薩莉亞的發展依然穩健。比如,麥當勞在中國市場加速開店,僅去年就新開門店超過1000家,創歷史最高水平,今年計劃再開1000家。薩莉亞依然人氣很高,有些門店經常需要排隊,前段時間薩莉亞還對部分菜品進行了漲價。
經濟周期是一塊試金石,它能通過類似“極限測試”的社會實驗,找到餐飲行業真正的金子,在淘汰一批餐飲品牌的同時,也會成就一些品牌,催生新品牌。
放眼全球市場,從紐約、東京、巴黎到倫敦,有很多餐廳都經歷了經濟危機、市場變化,至今屹立不倒。
比如,日本的Ginza Lion(銀座獅子)已成立100多年,倫敦的Rules餐廳更是超過200年。每一次經濟緊縮期,它們都會主動推出經濟實惠的套餐吸引顧客。而當經濟回暖,人們的消費力回升,它們又開始研發新產品,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。
今天中國餐飲行業的局面,可能很多從業者從未經歷過,但拉長時間周期,最終一定會有企業脫穎而出。
2
極致性價比是萬能鑰匙
無論麥當勞還是薩莉亞,都將產品和服務的性價比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。麥當勞以廉價汽車餐廳起家,靠“超值套餐”發展壯大;薩莉亞則幾乎成了平民餐廳的代言人。
拆解它們的經營策略我們發現,極致性價比來源于極致成本控制。
先看繞不開的一項成本開支——房租。
薩莉亞的選址策略別具一格,它的大部分門店開在交通方便、人流量密集的商場或者社區,但不是黃金鋪位,而是在犄角旮旯里,所謂“核心商圈的非核心位置”“一流商場的三流角落”,這樣能節省房租。
薩莉亞門店/圖源薩莉亞微信公眾號
在門店裝修方面,它也想盡一切辦法摳成本。比如它會接盤倒閉的餐廳,直接更換招牌,室內裝修簡單改一下就開張了;它對裝修設計不追求風格統一,經常沿用門店留下的硬件設施甚至廚具,以減少裝修的一次性投入。
這是極度自信且務實的經營策略,意味著門店要吸收商圈客流,必須靠產品和服務。
在第二項主要開支——人力方面,薩莉亞通過招募大量臨時工、小時工和兼職大學生,將人力成本控制在相對低的水平。它有很多門店的全職、兼職比例接近1:2。
跟大部分餐飲品牌將門店收入作為考核指標不同,薩莉亞不拿門店業績考核店長,而是更看重門店的人員、成本結構。
在“三座大山”的最后一項——原材料成本上,薩莉亞在供應鏈發力,自建農場保證蔬菜供給,開設半成本加工廠,打通上下游,在多個環節控制成本。最后到廚房操作間,所有流程都標準化,傻瓜式操作,號稱“廚房里沒有一把菜刀”。
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,薩莉亞把成本精確地控制在合理區間內,這才有底氣將“便宜”進行到底。作為一家西餐廳,薩莉亞在中國的客單價不到40元,這幾乎是最低水平了。
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,很少有品牌在極致低價的情況下還能保持良好盈利,薩莉亞做到了,這為它奠定了競爭優勢。也正因此,薩莉亞才能從容應對歷史上任何一次經濟危機,甚至經濟越低迷,它的生意越好。
麥當勞同樣憑借性價比戰勝對手。曾經一提起“超值套餐”,很多人在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品牌就是麥當勞,11.9元的隨心配實惠好吃,基本成了麥當勞的品牌印記。今年以來快餐行業大打價格戰,大家的武器就是低價套餐。
麥當勞能做低價,得益于它在商業模式、門店運營、供應鏈管理等多方面的努力。
為了消解房租成本,麥當勞把自己做成了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之一。它在商圈買下或長租了大量店鋪,除了自己開店以外,這些門店都出租出去,一方面節省房租,另一方面收租獲益。
現在,麥當勞甚至“進軍”地攤行業,國內很多城市出現了麥當勞的移動攤位,地鐵口、景區附近、校園里經常能偶遇“麥小攤”。這些攤位成為品牌低成本獲客、增加銷量的一種新渠道。
綜合來看,餐飲行業的成本是摳出來的,利潤是擠出來的,只有精細化運營、極致成本控制,才能持續提供極致性價比。
中國餐飲企業應該學習麥當勞和薩莉亞,學習如何控制成本、提高坪效、保證質價比。
3
餐飲進入結構性調整期
今天的中國餐飲行業,幾乎所有餐飲門店都在關注坪效、利潤率。一是因為客單價降了,門店利潤被壓縮,二是市場競爭很激烈,新開店數量增幅高于外出就餐人數的增幅,餐飲門店供給過剩導致單店壓力很大。
有數據統計,近五年,餐飲企業數量持續攀升。就以最近討論度很高的北京餐飲行業為例,根據北京統計局數據,今年上半年納入統計的“規上餐飲企業”有2628家,而去年同期只有2169家,同比增長了接近20%。
在水大魚大的時代,企業靠規模經濟、價格競爭、野蠻擴張,就能吃到行業紅利。但隨著存量博弈時代的到來,餐飲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。
餐飲長期被認為是“最簡單的創業”,但實際上門檻并不低,絕大多數餐飲門店活不過三年。在如今餐飲行業嚴重供過于求的情況下,行業洗牌是必然的,那些粗放式經營、盲目收智商稅、商品和價格不匹配的餐飲門店,很難再存活下去。不是餐飲行業衰退了,而是行業門檻提高了。
對于餐飲從業者而言,當務之急是要認清行業趨勢。
在節約消費興起的趨勢下,餐飲消費正在從過去“更多、更好”的消費升級邏輯,到現在“更少、更省”的消費降級邏輯。按照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的說法,不要期待過去那種消費熱潮可以重來,那是一個很偶然的事情。
這不是說餐飲企業只能卷低價、打價格戰。
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宋向前認為,中國消費市場正處于第三消費時代向第四消費時代轉型的過渡期,未來消費不再是升級價格,而是升級品質,走向一條物美價廉的路,“這是一個好人做生意的時代,為消費者真切地創造福利和剩余價值變得尤為重要。”
薩莉亞的經營中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,它在定價時,為了消除消費者在點菜時的不確定性,實現整體性價比,同類菜品中最便宜和最貴的菜的價格相差不超過2倍。即便是剛畢業的大學生,在點菜時也可以拍著胸脯說:“今天我請客,菜單上的菜隨便點!”
薩莉亞菜單/圖源薩莉亞官網
這不是性價比,而是進階到了質價比。價格是下降了,但品質沒有下降。
在餐飲行業進入平價時代后,結構性的調整會帶來選擇性淘汰,只有深耕才能發展,質價比才是內卷的終極方向。
宋向前說,以數字經濟為特征的產業互聯網行業,將會為傳統消費品行業注入新生力量,這是一次真正的產業躍升機會,甚至可能實現價值逃逸。
餐飲行業還有躍升空間。當前行業缺少的不是餐飲門店,而是更加精細化的運營。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全場景運營,積極拓展外賣等新場景,嘗試衛星店等新業態,是餐飲企業優化運營,消解房租、人力等硬成本的有效方式。
在過去的30年里,餐飲行業一直被認為是門檻最低的創業項目。和很多其他產業一樣,餐飲業雖遭遇大浪淘沙,但始終高歌猛進。期間,餐飲業曾迎來多輪調整,但從未像今天這樣面臨劇烈變革。
在新一輪的轉型過程中,一定會有更多的餐飲品牌遭淘汰,但毫無疑問,最后勝出的企業里,勢必會出現像麥當勞、薩莉亞一樣重視消費者體驗、有產品競爭力、高性價比的餐飲品牌。(靈獸傳媒原創作品)
文章來源:微信公眾號【靈獸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