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飲消費加速進入“性價比”時代。
1、性價比時代來臨
餐飲消費加速進入“性價比”時代。
很多餐飲企業為了迎合這種趨勢,紛紛突圍。
一部分連鎖餐飲企業,如呷哺呷哺、喜家德、和府撈面等紛紛掀起“降價”大潮,吸引顧客。
以呷哺呷哺為例,自今年5月起,呷哺呷哺實施了十年來最大力度和規模的降價,將門店套餐價格下調至50元區間,同比降幅超過10%。
和府撈面更是在半年內第二次官宣降價,降價幅度在27%-32%。目前其主流價格在16元-29元之間,與品牌初創時40-50元的價格相比,近乎“腰斬”。
另一部分連鎖餐飲企業,如海底撈、太二酸菜魚、辣可可等則在開設專做外賣的“衛星店”,通過經營模式的改造,實現降本增效,為消費者提供可持續的“性價比”。
“外賣衛星店”是品牌餐企做純外賣業態的全新“效率模型”,即通過外賣輻射全域客流的品牌小店。與以堂食為主的大店模型不同,“衛星店”只通過外賣或自提方式輻射全域客流,這種店型面積小,選址靈活,因其綜合成本的降低,產品價格優勢更為凸顯。
在消費追求“性價比”大背景下,任何企業都很難不被影響,轉型突圍更是大勢所趨。
太二酸菜魚、海底撈、老鄉雞、農耕記、木屋燒烤等知名餐飲品牌,已經開始通過布局“外賣衛星店”來迎合新的消費趨勢。
以太二酸菜魚為例,目前,太二已經分別在廣州、深圳、上海和廈門新開設了4家外賣門店。
太二的外賣店招牌為“太二老壇子酸菜魚外賣店”,為街邊店。門店整體面積較小,相當于外賣檔口,未設堂食座位,主要為后廚場地。
店內推出了比客單價更低的單、雙人套餐,售價大概在35-50元,和堂食門店人均近百元的價格相比,便宜近半。
太二布局開設外賣“衛星店”的主要原因是,來自品牌對外賣市場的洞察。比如,在一些上了單人外賣套餐的門店,它的單量增長和對營業額貢獻增長都非常好。因此太二選擇在一些周圍幾公里范圍內都沒有門店的地方,開設大概四五十平米的門店專門做外賣。
未來,太二還將繼續尋找合適的區域,拓展外賣“衛星店”,加大布局。
海底撈早在2022年就推出了“外賣衛星店”模型——“海底撈·下飯火鍋菜”。主打單人食套餐,諸如肥牛火鍋菜、肥牛冒菜、沙巴魚火鍋菜等多款外賣產品。
2023年下半年,海底撈外賣衛星門店的拓展就到了200多家,下飯菜的訂單量甚至超過了火鍋外送訂單量。
“2024年,海底撈的下飯火鍋菜還將會有更大的擴張布局。“海底撈社區總經營張贏曾稱。
除太二、海底撈等品牌外,湘菜排隊王辣可可也在深圳開出多家專供外賣的“衛星店”。外賣平臺的圖片顯示,辣可可的“衛星店”在線上名稱為“外膳店”,月售已有2000-3000多單。
另一家湘菜品牌農耕記目前已經開出了近200家“外賣衛星店”,遍布深圳、北京、上海等城市,月銷量也達到了千單。
不只是正餐領域,快餐品牌也積極布局“衛星店”賽道。以中式快餐頭部品牌老鄉雞為例,其在深圳寶安區開設的“衛星店”,2023年開業,首月就達到了18000單。
目前,這家店的門店流量日均曝光超2萬、下單轉化率超35%、月均2.1w單、復購率高達15.54%。
據統計,截至2024年5月底,已有45個品牌在全國率先跑通“衛星店”模式,累計開出超560家衛星店。
“外賣衛星店”成為了諸多餐飲企業新的“抓手”。
2、降價還能創收
“外賣衛星店”已經成為很多餐飲企業收入增長的主要渠道之一。
長沙正餐品牌冰火樓,通過“外賣衛星店”實現了收入的增加和門店拓展。
從2022年開始,冰火樓推出“外賣衛星店”品牌—— “冰火樓外膳”,30個左右的SKU,單店每日的訂單量基本都在200單以上,月訂單量能達到7000多。按照人均客單50元粗略估算,一家單店的月營收能達到30萬元以上,凈利潤率能達到13%。
若以此粗略計算,冰火樓單店的月凈利潤可達3.9萬元。目前,冰火樓外膳店在長沙共有20余家。假設每家門店日訂單都能做到200單以上,若以20家門店計算,年凈利潤則在936萬元左右。
換句話說,冰火樓僅靠“外賣衛星店”就至少增加了近千萬元的凈收入。
冰火樓董事長胡艷萍表示,外賣業務已經是公司戰略層面的重要措施。她認為,隨著消費者對線上消費的依賴及對性價比的追求,外膳模式讓冰火樓探索出了新的增長路徑。
值得一提的是,深耕瓦鍋飯20年、擁有直營門店260多家的谷田稻香也是通過外賣衛星店實現了“新增長”。
谷田稻香的第一家“外賣衛星店”位于上海松江萬達負一層,4月1日營業,面積不到20平方米,員工3名(兩名后廚和一名負責打包)。
門店租金,設計、裝修、設備等,投資成本約10多萬元,運營前兩個月,平均每天外賣訂單量做到了300-400單,月流水達到了18萬元左右。
扣除房租、人工、設備折舊等各項成本,谷田稻香依然穩賺不賠。
另一家湘菜品牌農耕記的“外賣衛星店”對營收貢獻率已達到30%。在1年時間里,便開出了近200家“外賣衛星店”。
以北京為例,2023年7月,農耕記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開出“衛星店”首店。截至2024年4月底,農耕記在北京共計堂食門店3家,品牌“衛星店”11家。美團外賣顯示,其部分品牌“衛星店”月銷量2000+,有的高達6000+。
此外,回報周期短也是諸多餐飲品牌熱衷開設“外賣衛星店”的重要考量之一。
據公開報道,全國品牌“衛星店”的實地走訪數據顯示,門店坪效平均能做到4500元以上、人效能做到3.5萬元以上。如疊加AI選址能力可找到品牌需求高、訂單多的位置,結合租金和裝修成本的節省,單門店僅需8~10個月就能回本。
3、堂食與外賣的新平衡
更為關鍵的是,與堂食門店相比,“衛星店”有較為明顯的優勢。
第一,“衛星店”更符合消費者追求“性價比”的趨勢,即“低價吃大牌”。
口罩三年,消費者的就餐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,線上化傾向明顯,而且消費更加謹慎,因此專注外賣的“外賣衛星店”更具“性價比”,價格比堂食便宜,送貨到家更為方便。
第二,“衛星店”模式更輕,成本更低,效率更高。
相較于傳統門店模型,“衛星店”在選址和店型更加靈活、面積小,可選擇“熱門商圈冷門位置“,可降低常規門店租金成本60%甚至以上,裝修、設備投入使用等各個環節都能夠“簡便處理”,不需要過多重資產投入。
此外,“衛星店”有更少的SKU,更多的一人食套餐,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庫存壓力。
第三、堂食門店可以和“衛星店”形成互補優勢,前者打品牌,即堂食門店通過寬敞明亮的店面和門頭、優質服務,做大品牌影響力,占領消費者心智;后者做規模,即“外賣衛星店“只需要十幾平的門店或者檔口,就可以將品牌的觸角伸到社區或者消費者的辦公場所,規模化效應可快速做大。
“同時,大店堂食+小店外賣”的協同既解決了堂食和外賣的“快慢沖突”,又可以幫助品牌加速門店的擴張布局。
在某種程度上而言,“衛星店”作為連鎖品牌的品質外賣店,在品牌資產層面可實現母品牌的延續,更容易取得消費者的信任。“衛星店”的本質是將堂食和外賣剝離,通過經營模式的改造,實現降本增效。這樣就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可持續的“性價比”,與通過短期補貼降價的不可持續相比,無疑開設“外賣衛星店”更為劃算。
從滿足消費者需求而言,堂食門店和“外賣衛星店“分別針對不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場景設立,能夠多元化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
“衛星店”模式也讓品牌在堂食和外賣中博弈中尋求到一個平衡點。因此,“衛星店”顯然更適合已經在線下經營多年、擁有良好品牌積累的正餐和快餐企業,通過改造固定投入成本和人工成本、精準捕捉線上需求實現快速、輕量的擴張。
對傳統餐企而言,新的時代已經開啟。(靈獸傳媒原創作品)
文章來源:微信公眾號【零售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