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12月我發在《聯商網》的文章《中國零售2020年將進入慢時代》是這樣寫的——過去的70年,大致可以濃縮為7天,最后10年是資本時代,大家都等風來,風吹動了行業,也吹翻了行業,多快好省爽,各取所需,各有所得。
爽過之后,都處于極度疲憊狀態,一切都使得過度了,資源枯竭、精氣枯竭、誠信枯竭、模式枯竭、動力枯竭,留下的都是“磚頭”“紙頭”“骨頭”,猙獰可怕。但對大多數零售企業來說,依然沒有明確的方向。
不改,等死;與平臺合作做,吊死;自己干,虧死。時代需要我們慢下來,用戶需要我們慢下來,如果有資本還想快馬加鞭,到了第8天,一定得回吐,出來混,總是要還的。
我覺得,人的能力與企業的能力一樣,都是有邊界的,但行業的發展似乎是邊界越來越模糊,最終勝出者到底是堅守者,還是四面出擊者?
當下,很多文章都在“預測”2021年我國零售業的變化與應對策略,我以為,零售業的變化是漸進的,隔年變化不會太大,除非環境突變,或資本興風作浪。
趨勢是客觀存在的,比如今年第一季度如果不出幺蛾子,各項指標都會大幅度增長,這是客觀存在,去年一季度的停擺就決定了今年一季度的大幅度增長。
(1)做好備胎。經過2020年的折騰(我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詞匯來描述這一年零售人所經歷的驚心、艱辛與揪心!)我明白了當下零售業的最基本特征:近人、近時、近場。你得時時刻刻在顧客身邊候著,他們的手指移動到哪里,你就要跟隨到那里;他們的目光關注到哪里,你就要推送到那里;他們的時間停留在哪里,你就得停下來伺候著他們。
與他們既保持距離,又能隨時招呼,我們零售人全是“召之即來揮之即去”的備胎。備胎做得好,才能上位,沒有備胎的經歷,就不可能上位,即使上位了,還要具有備胎精神。
別以為消費者會一如既往地跟隨你,你的服務稍有瑕疵,立馬就會被消費者的火眼金睛辨認出來。你只能始終信守承諾,做到承諾一致,才能加固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。
(2)備好現貨。新冠肺炎疫情泛濫時期,大家都不敢出門,線上銷售成了救命稻草。但在后疫情時期,實體零售很快有所恢復,加之政策面的因素,實體店的價值似乎在提高。其實,實體店的集體蕭條是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。本來就沒有必要開那么大、那么多、那么密的店鋪,零售業的未來發展應該把更多的投資用于技術,而不是店鋪。
消費者去實體店的行為,從過去的“必然”漸漸轉變為如今的“偶然”。是否去實體店完全取決于消費者“心情”與“興趣”,即使去了,也不見得真的會買多少東西。除非像好市多那樣的店鋪,本來就是給顧客購物的,而不是什么高大上的“體驗”。消費者到了這些店,就只有一個目標,往購物車里裝盡量多的東西,想好的與沒有想好的東西都往車里裝,拉得越多就覺得越占便宜。從購物功能來看,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實體店其實就剩下最核心功能——提供現貨。所以,實體店品類管理與進銷存營運業務做得不好的話,一定毫無希望。
(3)平衡結構。現在做零售,不能靠守株待兔等客上門,多一條渠道多一點銷售,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,盡量多一些觸達點與關注點,對企業來說就多一份穩定性。企業的業務結構與銷售渠道都不能太單一,單一的結構很容易受到環境的重創。
(4)小心呵護。有人說:“跑規模”是為了建立“訂單優勢”。其實,規模最核心的優勢是品牌認知與認可。規模大了之所以失敗,關鍵是規模優勢沒有轉化為品牌優勢,有了品牌優勢就知道讓消費者“消費品牌”,歸根到底是管控能力與對消費者的態度問題。有個菜店,以打折聞名。
打折招牌張貼在門口,但又打印了兩張白紙貼在店面,友情提示顧客:打折時點開始以后顧客進店逗留15分鐘以上不結賬,商店有權拒絕結賬。
一般顧客可能不注意這些細節問題,但一直這樣玩下去會很危險。公司大廈之所以會倒塌,往往是從不起眼的地方開始的,如果企業精于玩花樣,顧客會比你玩得更精準,千里之堤毀于螻蟻。
有文章說,92歲仍奮戰在糕點房的日本糕點師說:“如果顧客說我們的糕點好吃,我就感到很幸福。”這種來自顧客的幸福感,其實就是做零售的初心,與規模大小無關。
但規模一大,即使上層的初心沒丟,基層的初心也會丟失,有時候則是基層沒丟初心,上層先丟失了初心。心中有顧客,手中有顧客,口中有顧客,品中有顧客,小心呵護,才能真正擁有顧客。
2021年仍然會很艱難,而且未來會更艱難。坐位子的人一定得有方向感。有方向的沒位子,有位子的沒方向,企業就完蛋。